新闻资讯

春季养生当“发陈”,该如何做?

2024-03-23
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“春三月,此为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”。

4.jpg

春季是自然界“推陈出新”的季节,然而春季也是疾病多发之季,稍有不慎,便可能使新病徒增,旧疾复发。因此,春季养生要遵循“天人合一”的原则,调整身心,以达到阴阳平衡、身体健康。

具体该如何做呢,一起来了解。

春季阳气生发,万物萌发,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,向上向外疏发。因此,春季养生应以养阳为主,保护好体内阳气,使之不断充沛,逐渐旺盛起来。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。


春季饮食应适当多吃辛甘发散助阳之品,如香菜、葱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芥菜、紫苏、香椿、蒜苗等,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,以免损害人体稚嫩的阳气,不利于气血运行。

春季饮食还应多食甘味少食酸味之品,以养脾气。在中医五味与五脏的关系理论中:酸入肝,苦入心,甘入脾,辛入肺,咸入肾。由于春季肝气旺如果再多食酸味的食物,导致肝气过度旺盛,就会影响到脾,因为肝属木、脾属土,木能克土,进而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。因此“当春之时,食应减酸增甘,以养脾壮阳”,多食如大枣、米粥、红薯、 芡实、莲子、山药、蜂蜜之类。


春季应夜卧早起,顺应阳气生发。衣着方面,要随着气候的变化,随时增减衣服,可以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。同时,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经常开窗换气,使室内充满新鲜氧气和阳光。

春天气候变暖,人体气血活动也随之加强,人体新陈代谢活跃起来。应对这种变化,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适应,而体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孩子则易产生不适,容易生病或旧病复发,因此春季在各种疾病的防治上也要提前预防。


春季阳光明媚,万物生长,人们应该借此时机调养精神,使情志疏泄条达,心胸开阔,情绪乐观;戒暴怒,更忌忧郁,这样可以使肝气调达,身心健康。


春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节。人们应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等,以活动筋骨,通畅气血,增强身体抵抗力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

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,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民谚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骨空论》也说“风者,百病之始也”,春主风令,入春后皮肤腠理疏张,易为风邪所侵,因此应适当“春捂”。


春季气候变化较大,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,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,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。一旦遇到“倒春寒”,人们常会觉得自己“不像秋天那么抗冻”,特别是老人、儿童、产妇、慢性病患者,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,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。


《寿亲养老新书》中说“早春宜保暖,衣服宜渐减,不可顿减,使人受寒”。由于“春捂”是顺应阳气生长的养生需要,适应春季天气变化的特点,所以也成了预防各种春季疾病保健良法。

(文章转载自:广东中医药,来源: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、四川省中医院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)